《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》解讀,全部是重點!
發布時間:2017/2/7 15:09:20 瀏覽次數:50006 來源: 總工辦
2月3日,中央人民政府網站發布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的通知》(國辦發〔2017〕3號),標志著《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》正式印發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什么樣的成績?
“十二五”期間,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連續5年下降,2015年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較2010年分別下降22.5%和16.8%,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5.3%和46.6%。
“十三五”時期安全生產工作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?
(一)五大挑戰
1、經濟社會發展、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,安全監管體制機制不完善,全社會安全意識、法治意識不強等深層次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。
2、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,礦山、化工等高危行業比重大,落后工藝、技術、裝備和產能大量存在,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,安全生產基礎依然薄弱。
3、城市規模日益擴大,結構日趨復雜,城市建設、軌道交通、油氣輸送管道、危舊房屋、玻璃幕墻、電梯設備以及人員密集場所等安全風險突出,城市安全管理難度增大。
4、傳統和新型生產經營方式并存,新工藝、新裝備、新材料、新技術廣泛應用,新業態大量涌現,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數量,復合型事故有所增多,重特大事故由傳統高危行業領域向其他行業領域蔓延。
5、安全監管監察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,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、監管環節有漏洞、法律法規不健全、執法監督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,安全監管執法的規范化、權威性亟待增強。
(二)四大機遇
1、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,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,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,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強大政策支持;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加強領導、強化監管,狠抓安全生產責任落實,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。
2、隨著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持續推進,五大發展理念深入人心,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,全社會文明素質、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加快提升,安全發展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優化。
3、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、科技創新快速發展,將加快淘汰落后工藝、技術、裝備和產能,有利于降低安全風險,提高本質安全水平。
4、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,以及全社會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度關注,為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巨大動力和能量。
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的四項基本原則是什么?
1、改革引領,創新驅動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,全面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,加快安全生產理論創新、制度創新、體制創新、機制創新、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,推動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。
2、依法治理,系統建設。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,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,完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體系,強化執法的嚴肅性、權威性,發揮科學技術的保障作用,推進科技支撐、應急救援和宣教培訓等體系建設。
3、預防為主,源頭管控。實施安全發展戰略,把安全生產貫穿于規劃、設計、建設、管理、生產、經營等各環節,嚴格安全生產市場準入,不斷完善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,有效控制事故風險。
4、社會協同,齊抓共管。完善“黨政統一領導、部門依法監管、企業全面負責、群眾參與監督、全社會廣泛支持”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,綜合運用法律、行政、經濟、市場等手段,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社會共治的能力與水平。
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具體到數字上如何體現?
1、2020年末時,生產安全事故起數較2015年末下降10%;
2、2020年末時,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較2015年末下降10%;
3、2020年末時,重特大事故起數較2015年末下降20%;
4、2020年末時,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數較2015年末下降22%;
5、2020年末時,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較2015年末下降30%;
6、2020年末時,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較2015年末下降19%;
7、2020年末時,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較2015年末下降15%;
8、2020年末時,營運車輛萬車死亡率較2015年末下降6%;
9、2020年末時,萬臺特種設備死亡人數較2015年末下降20%;
為實現安全生產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,要完成哪些任務?
任務一:構建更加嚴密的責任體系,具體包括三方面:
(一)強化企業主體責任;
(二)落實安全監督管理責任;
(三)嚴格目標考核與責任追究三項措施。
任務二: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,具體包括四方面:
(一)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
1、重點推動制定“一法四條例”,即危險化學品安全法、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、高危粉塵作業與高毒作業職業衛生監督管理條例、電梯安全條例。
2、重點推動修訂“五法六條例”,即礦山安全法、道路交通安全法、海上交通安全法、消防法、鐵路法、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、煤礦安全監察條例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、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、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、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。
3、重點制定、修訂27個行業、領域的安全生產標準,即煤礦、非煤礦山、危險化學品、金屬冶煉、新型煤化工、高鐵運輸、城市軌道交通、海洋石油、太陽能發電、地熱發電、海洋能發電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、安全防護距離、交通安全設施、個體防護裝備、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、重大事故隱患判定、安全風險分級管控、職業病危害控制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、粉塵防爆、化工新工藝準入、油氣輸送管網建設與運行、風電建設與運行、人工影響天氣作業。
(二)加大監管執法力度
1、完善安全監管監察執法的制度規范,確定執法的主體、方式、程序、頻次和覆蓋面。
2、統一安全生產執法標志標識和制式服裝。
3、健全執法標準,規范執法文書。
4、建立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裁量基準制度。
5、建立定區域、定人員、定責任的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機制。
6、加強對安全生產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管監察執法。
7、實行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執法。
8、完善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,健全線索通報、案件移送、協助調查等制度,依法懲治安全生產領域的違法行為。
9、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,建立執法行為審議和重大行政執法決策機制,評估執法效果,防止濫用職權。
10、健全執法全過程記錄和信息公開制度,公開執法檢查內容、過程和結果,定期發布重點監管對象名錄。
11、改進事故調查處理工作,完善事故調查處理規則,加強技術與原因分析,強化事故查處掛牌督辦、提級調查等措施,落實事故整改措施監督檢查和總結評估制度。
(三)健全審批許可制度
1、深化行政審批和安全準入改革,簡化程序,嚴格標準。
2、編制安全生產行政審批事項服務指南,制定審查工作細則,規范行政審批的程序、標準和內容,及時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、進展情況和結果。
3、推動安全生產同類審批事項合并審查。
4、改革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機構資質管理辦法,明晰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、生產經營單位和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的職責。
5、加快培育安全生產專業技術服務機構,嚴格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從業規范。
6、健全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服務信息公開、資質條件公告、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等制度,加強日常監督檢查。
7、建立政府購買安全生產服務制度,引入第三方提供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技術支撐。
8、實行企業自主選擇專業技術服務機構。
9、專業技術服務機構依法執業并對技術服務結果負責。
(四)提高監管監察執法效能
1、制定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標準,實施安全監管監察能力建設規劃。
2、完善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執法工作條件,加快形成與監督檢查、取證聽證、調查處理全過程相配套的執法能力。
3、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、企業數量、安全形勢相適應的執法力量配備以及工作經費和條件保障機制。
4、嚴格執法人員資格管理,制定安全監管監察執法人員選拔和專業能力標準,建立以依法履職為核心的執法人員能力評價體系。
5、定期開展安全監管監察執法效果評估。
6、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執法力量,優化安全監管監察執法人員結構。
7、開展以現場實操為主的基層執法人員實訓,每3年對全國安全監管監察執法人員輪訓一遍。
任務三: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
(一)煤礦
重點治理瓦斯、水害、沖擊地壓、粉塵等災害。
(二)非煤礦山
1、完善非煤礦山隱患排查治理體系,開展采空區、病庫、危庫、險庫和“頭頂庫”專項治理。
2、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基本數據普查,推動非煤礦山圖紙電子化。
3、制定危險性較大設備檢測檢驗、風險分級監管、尾礦庫注銷等制度。
4、嚴格執行主要礦種最小開采規模、最低服務年限準入標準。
5、實行礦山外包用工安全責任清單化管理。
6、鼓勵對地下礦山采空區實施超前探測、對大水礦山實施井下帷幕注漿、對高陡邊坡開展安全監測。
7、推廣尾礦井下充填、干式排尾,開展尾礦綜合利用,建設無尾礦山。
8、探索建立海域采礦安全風險防范體系。
(三)危險化學品
重點防范重點部位和重點環節可能發生的事故。
所謂重點部位,即化學品倉儲區、城區內化學品輸送管線、油氣站等易燃易爆劇毒設施;大型石化、煤化等生產裝置;國家重要油氣儲運設施等重大危險源。
所謂重點環節,即動火、受限空間作業、檢維修、設備置換、開停車、試生產、變更管理。
(四)煙花爆竹
1、嚴格煙花爆竹生產準入條件,完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關閉轉產扶持獎勵政策,堅決淘汰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,推動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非主產區企業退出生產。
2、推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開展“三庫四防”(中轉庫、藥物總庫、成品總庫以及防爆、防火、防雷、防靜電)建設,實現關鍵危險場所智能化監控。
3、推動骨干、優勢企業升級改造,實現重點涉藥工序機械化生產和人機、人藥隔離操作。
4、嚴格執行產品流向登記和信息化管理制度,加強黑火藥等A級產品管控。
5、推動煙花爆竹產銷融合、經營連鎖和運輸專業化。
(五)工貿行業
重點防范粉塵涉爆場所的除塵系統、作業場所積塵環節和金屬冶煉企業的高溫液態金屬吊運、冶金煤氣環節以及涉氨制冷企業的快速凍結裝置、氨直接蒸發制冷空調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。
(六)道路交通
重點防范危險貨物運輸車輛、長途客車、旅游包車、校車、重型載貨汽車、低速載貨汽車和面包車等重點管控的車輛類型和急彎陡坡、臨水臨崖、連續下坡、團霧多發路段,隧道橋梁,“公跨鐵”立交、平交道口等重點路段可能發生的事故。
(七)城市運行安全
1、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規劃,落實安全保障條件。
2、實施城市安全風險源普查,開展城市安全風險評估。
3、完善城市燃氣等各類管網,以及排水防澇、垃圾處理、交通、氣象等基礎設施建設、運行和管理標準。
4、建設供電、供水、排水、供氣、道路橋梁、地下工程等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管理平臺。
5、加強對城市隱蔽性設施、地上地下管廊、渣土消納場等的監測監控。
6、建立大型工程安全技術風險防控機制,開展城市公共設施、老舊建筑隱患綜合治理。
7、加強軌道交通設備設施狀態和運營狀況監測,合理控制客流承載量。
8、嚴格審批、管控大型群眾性活動,完善人員密集場所避難逃生設施。
(八)消防
1、推動城市、縣城、全國重點鎮和經濟發達鎮制修訂城鄉消防規劃。
2、開展消防隊標準化建設,配齊配足滅火和應急救援車輛、器材和消防員個人防護裝備。
3、推動鄉鎮按標準建立專職或志愿消防隊,構建覆蓋城鄉的滅火救援力量體系。
4、開展易燃易爆單位、人員密集場所、高層建筑、大型綜合體建筑、大型批發集貿市場、物流倉儲等區域火災隱患治理。
5、推行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。
6、提升大中小學、幼兒園、醫院、養老機構、客運站(碼頭)等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水平。
7、依法推廣家庭火災報警和逃生裝置。
(九)建筑施工
重點防范大跨度橋梁及復雜隧道、高邊坡及高擋墻、高架管線、圍堰等重點部位和基坑支護及降水工程、結構拆除、土石方開挖、腳手架及模板支撐、起重吊裝及安裝拆卸工程、爆破拆除等關鍵環節可能發生的事故。
(十)水上交通
1、在重點航運海域、流域、內湖、水庫、旅游景區建立極端氣象、海洋、地質災害綜合預警防控機制。
2、提高客船穩性、消防逃生等方面安全技術標準,嚴禁在客船改造中降低穩性。
3、完善船岸通信導航監控系統布局,建設集約化、協同化、智能化的綜合指揮系統。
4、加強水上安全監管、應急處置、人員搜救和航海保障能力建設。
(十一)漁業船舶
1、嚴格漁船初次檢驗、營運檢驗和船用產品檢驗制度。
2、開展漁船設計、修造企業能力評估。
3、推進漁船更新改造和標準化。
4、完善漁船漁港動態監管信息系統,對漁業通信基站進行升級優化。
5、推動海洋漁船(含遠洋漁船)配備防碰撞自動識別系統、北斗終端等安全通信導航設備,提升漁船裝備管理和信息化水平。
(十二)特種設備
1返回